从小受老一辈人的影响,迷恋中国的传统文化。家中琴棋书画,村里的宗祠古宅,成为他儿时记忆的主角。
年少时,有一腔热血想着立志报国,高中毕业就应征入伍,在部队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1993年,退伍回杭,章富祥进入了广告行业,凭着满腔热情和丰富的文创经验,很快在这个领域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事业。
一次,回乡过节,他竟看到村里的章氏祠堂正被拆掉,从小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他感到怅然失落。
最终,章富祥更想到通过民宿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得到村民们的支持后,他决定在自家门口,打造一座徽派宅院。
从未接触过古建修复,从设计到建造,他一直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做。
请专门做古建的老师傅,事无巨细地向老师傅请教。有些细节为了做到极致,他反复地试验,拆了又建,建了又拆,也耗费了近千万的投入。
建造的过程中,榫卯结构的构件都是请老匠人做的,不用一颗铁钉,也不刷一滴现代油漆,为的就是让历史古建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为了还原徽派古建厚重的历史韵味,章富祥跑遍了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四处收集古建的构件和石料。
历时3年,这座梦想中的,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终于在他面前还原了。
常绿镇之所以“常绿”,因为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竹林,环境清幽,风景怡人,是个幽静生活的好地方。
一年四时,这里的风景都不一样,比如春日怒放的映山红,秋天次第交错的黄、红枫和冬日的银装素裹,当然,最浓郁的颜色,还是绿。章富祥将这里取名为“常绿山居”。
白墙、黛瓦、马头墙,重重叠叠,背山靠水,竹林环绕,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推开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古色古香的建筑,似乎穿越到了最久远的古都。
眼前是一方藏风纳水的天井,门前一堵壁罩留住进来的风,水沿着屋檐流淌,流过暗沟,汇集到中间的水池,这方小小的天地,蕴藏了古人生活的智慧。
正对天井的堂前屋,旧时是四合院里的公共空间,过去,婚丧嫁娶都在这里置办酒席,是一个藏着喜怒哀乐的地方。
如今,章富祥在这里布置了茶席、书架和笔墨纸砚,让来这的客人品茗、书法,体验古人的生活。
章富祥多年的爱好就是收集石头,屋后墙壁就是一面自然山体,当初沉迷于这个石山的自然之美,他便将其纳入院中,成了一处景观。
8间客房清一色是古典风格,庄重大气,一应家具都是原木打制,有自然木香。
套房内的起居室,是一处私密的空间,可以接待会客,可以喝茶聊天,或者只是静坐放空......
宅院内一些旧时的摆件,很多都是祖辈用过的老东西,不经意的一瞥就能从器物之间,感受到岁月的余韵和美感。
特地用大片玻璃搭建出的通透阳光房,用来吃饭、喝茶、发呆。
阳光洒进来的时候,会把周遭的青葱映衬得越发通透,一切都变得幽远空灵起来。
在这里,胃一定不会感到空虚。当地农民自己栽种的蔬菜瓜果,透着久违的新鲜。
南瓜粥、土鸡蛋、萝卜丝肉饼、自磨豆浆,这些看似简单的早餐,却透着最真实自然的味道。
这里不仅有好吃的,而且自然环境美,还是登山、摄影的好去处。
常绿山居附近的永安山滑翔伞训练基地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滑翔伞训练基地,从高空往下冲下来,感觉自己像鸟儿般自由飞翔。
年过四十,章富祥重回这片葱郁的山水间,精雕细琢了一幢徽派四合院,从此山居于此。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常绿山居 地址:浙江省 杭州市富阳区 常绿镇长春村49号 ,近西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