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无印良品在东京设计周上发表了“MUJI小屋”,在听取了当时参观者的意见后,无印良品决定把这个小屋从一个设计理念,变成一个可复制的商品。
2017年,MUJI小屋终于造好了。屋如其名,一间只有约9平方米。
抛开19w的售价不说,滚妹第一时间开始思考,如果买下它,应该放在哪里?
“不如,摆在我家边上?”
说这话的人,叫周安。最近,他做了一件让我非常震惊的事。
他带着 日本当红的顶尖设计师团队,扎进一个只有10个老人,18栋泥木老房子的空心村,做了一件大事。
[attach][/attach]
2014年元旦,我第一次住民宿。
天黑下来,门外的风呼呼地吹,壁炉里的松木细碎地响。我们一家人围着火,捧着温好的酒,闲碎地聊着天。
我和太太说,我们有多久没这样聊天了?
家人聊天,没有什么煽情的话,也没有风花雪月或国家大事,就只是,安静地坐着,慢慢地聊。
而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长久以来两点一线的忙碌生活,吞掉了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
我是周安,在一家世界五百强日企工作了10年。
身处 “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牲口用”的广告行业,作为销售部负责人,创造过2亿6千万的年度销售佳绩;我几乎把除了睡觉以外的时间都用来工作,连跟家人坐下来吃顿饭的时间,都很稀少。
经年累月地和设计师头脑风暴,我累积了一肚子,对设计、对美学的理解,只可惜,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那一夜的围炉夜话,“与亲密的人慢慢聊天”的温暖氛围,让我念念不忘。
1998年,我去了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埋进“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书卷中。在这之前,其实,我已经在酒店行业工作了六年,从一线员工做到部门负责人。
在遇见第一家民宿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形容留学的那段岁月。
直到那天,在火炉旁我懂了——那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宁静。
2014年开始后,我在江浙沪转着跑,想寻找一个远离城市的秘境,找回内心最初的宁静。
我几乎把整个莫干山都翻了个遍,但总差了那么些意思,直到在桐庐,与大山村相遇。
站在村口,只见一个路牌,望不见人影和房子,有一条路,示意你往里走。
沿着这条300米长的路向前,是参天的古树,远远依稀有些炊烟。
再向里,是一座寂静的山谷。
与别处不同,这个山谷是缤纷的。
红色的草,金色的藤,彩叶的木,各种不知名的植被构成了一个绚丽的世界。
面向山谷,身后是一大片白杨林;从山顶眺望下去,四处是苍翠的竹。
这片风景,其实早已偷偷出现在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和《富春大岭图》里,只是,藏得太深,太久,太好。
那天晚上,仿佛冥冥中注定一般,我在书里读到这样两句话:
生活,是那么轻易地,就会淹没我们。而在接近自然的地方,一个人也更接近他的灵魂。
这不正是我当下的写照吗。
第二天清晨,我看见了,这辈子最美的一次日出:太阳从寂静的山谷里升起,朝霞映满半边天,整个村庄沐浴着晨光苏醒。
在许多地方,我见过许多日出,却没有任何一次,能够与之匹敌。
就是这里了。
我想,在这座大山里,找回与家人慢慢相处的温暖时光。
并不是说要从喧嚣的城市中落荒而逃,避世隐居,而是,寻一处秘境,找回内心的宁静之后,以更好的心境重新出发,回归生活。
就这样,我又回到了住宿行业,从酒店员工变成了民宿主人,从初出茅庐的小子变成了懂服务、懂人文、懂销售、懂管理、懂设计的40岁男人。
大山村在海拔300米的高山上,位于桐庐县鸿儒村。这里的年轻人都已经下山生活,只剩下十几个,习惯了山上生活而不肯搬迁的老人——这在我国,是再典型不过的空心村。
全村有18栋房屋,都是泥木结构的老房子,我租下了其中的6栋,请来了日本顶级设计师小嶋伸也先生来一起打造。
他曾是隈研吾设计事务所的主任建筑师,负责完成过中国美院的民艺博物馆、北京三里屯SOHO,杭州阿里巴巴淘宝城等项目。
我们叫它,大山初里。
计划中,这将是一个15间客房的度假民宿。
取名穹仓、双栖和空林。有的拥有眺望山谷的观景台,有的则能漂浮在水面上,谈笑饮茶。
穹仓的前身,是一个米仓,有高高的木梁,我们在仓顶打开了天窗,抬头就能看见飘过的白云和漫天的星星。
穹仓的二楼,是个室外观景平台,正对着色彩缤纷的山谷,也是看日出最好的地方。外面是一大片庭院,毗邻着菜地和梯田,一派田园风光。
双栖是两栋别墅的总称,2层半悬浮于空中,与远山齐平,1层开放式的庭院合二为一,作为公共使用的空间开放。
我们打破了“一楼一庭院”的传统设计,迈出别墅就进入到整体的庭院中,人与人之间有私密的距离,又能有互相共处交流的机会。
空林处于整个项目的最低处,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不见人影,只见风景,向外看去,是一片十里的绿色长廊。
老人说,下雪的时节,总能听到雪落在竹子上的簌簌声。
沿石阶向下,两侧是竹做的“塀”,左右有门,推门而入便是2楼客房。
再向下,是一方水池,竹子搭成三角形的水上小阁,便是茶歇区,或于水畔瑜伽冥想,或是喝一杯禅茶。
配套有泳池,在项目规划最高处。
泳池的水就来自当地引用的山泉小溪,引入泳池前我们会再做一次净化。
躺在泳池里,对面是一大片白杨林,笔直笔直的朝向天空的月亮。
泳池畔就是酒吧,在山野间去感受酒吧的热闹,会有不一样的温馨。
从傍晚开始营业,舒缓的乡村音乐,纯饮一杯威士忌,或是调制一杯清爽的“莫吉托”。还可以端着酒走到泳池旁,在夕阳下小酌。
户外区域毗邻泳池,穿过一条小路就是了,有大片大片的草坪,你可以踢球,或是带着孩子奔跑,当然也可以,躺在草地上,什么都不做。
草地的尽头处是一片菜园,自产自销的蔬菜会送到餐厅,我们请来了国际烹饪大师金明权先生,担任我们的餐饮创意总监,他是江南创意菜第一厨,一手打造了国宴杨梅菜。
餐厅是一栋400平的建筑,就餐区域主要在2楼,1楼则兼具咖啡馆的功能。
我在一楼和二楼放置了一整面墙的书,随缘而取。刻意去找的书不一定能找到,一转头,或许倒能遇上一本中意的。
卧躺在沙发上看书,旁边是大面积的门窗,你可以毫无遮拦地望向山林,鸟儿的轻啼随风传来。
客厅里做上了我心心念念的壁炉,天冷的时候,烧一炉火,温一壶酒,烤两个地瓜,一家人围坐着慢慢说话,不用什么风花雪月,甚至只是安静的互相看着对方。
家具多是定制的木制品,沙发我们尽量做低并减少扶手,每个人回到房间都可以随时处于“葛优躺”的放松状态。
所有的建筑的1层,就地取材,以木、砖、石、竹为材,2层则统一使用大山村特色的土墙。
窗开到最大,目的只有一个:把一整座山都拥抱在怀中。
大山的声音、小溪的流水声、树林的味道、花的香味,在这里,我想让各种感官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感受。
大山初里,“初” 有开始的意思,也有原来的意思,“里” 在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大山” 取自大山村。
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最想回去的地方。
回归初始,或许,会懂得,如何更好地再次出发。
大山初里
|